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院长专访⑦|颜新宁:创建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成全国政校行企合作典范
作者: 来源:建筑学院 发布时间:2021-12-20 点击:[]

院长专访⑦|颜新宁:创建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成全国政校行企合作典范

                    大学生媒体中心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2021-12-20 23:31  

 

 

编者按:

2016年起,我校建筑学院携手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筑检测中心和建筑培训中心,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探索出一套“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模式。几年下来,这一模式逐渐成为政校行企合作的典范:实行理实一体,学生上午理论教学、下午实践教学,学到的东西马上能用,动手操作又有专业的企业高级人才来指导……一批批兼具较强动手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

建筑学院院长颜新宁说,身处其中,他亦有种“创业”的感觉,眼看着学院一步步成长起来、发展壮大,一股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下一步,希望继续充分利用校区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建筑“工学研一体”产教融合园,为东莞市创建创建产教融合城市,”


       

 

   

 

《院长访谈》        
图片        

     

   

访谈对象:专访建筑学院院长颜新宁

 

颜新宁,建筑学院党总支部书记、院长、广东省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专家委员会专家、东莞市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主持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1项,主编出版教材3本,发表论文5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01.
       

小编: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建筑学院的建设现状和特色亮点。


         

颜新宁:建筑学院从2016年开始招生,从原有的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两个专业,逐渐发展壮大,目前拥有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园林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四个专业,与嘉应学院联合开展园林专业专插本人才培养。现有专任教师59人,校内外兼职兼课教师40人,其中高级职称(含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7人,博士研究生6人;在校学生共有956人。建筑学院组建了省级立项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形成高水平教学团队:具有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技能大师,引领专业群教学团队发展,教学团队中涌有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校级培养对象;由岭南股份汪华清教授级高工领衔组建了园林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任教师在国家及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通过内培外引,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教师团队。教师教学评价优良率在90%以上,专任教师国内年平均培训天数与交流288人次;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汇集行业顶尖专家。

 

 

近几年学院各专业招生计划的完成率98%左右、报到率88%以上;学生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率均为100%。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很高。其中,2016级学生洪培柠在正式入职一年半时,被国企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东莞公司破格提升为项目副书记,22岁成为最年轻的中层干部。2016级有4人同时被中建5局录用为正式员工。

 

我们学院的亮点主要有几方面:

1、全国率先建立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建筑学院,系政校行企合作典范

在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发挥主导作用,整合同处一个建筑产教融合园的下属研究、检测两个单位资源和东莞市建筑龙头企业,以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与我校共办二级学院建制的建筑学院,岭南园林产业学院;共建“建筑工学研一体产教融合基地”,“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成为建筑产教融合园。汇集全市60多名建筑高级人才,建立外聘师资库,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课程,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协同育人合作模式。建筑学院经过5年多的运行,为东莞“技能人才之都”,“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2、率先建设产业学院——岭南园林学院,成立园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践双向双主体育人模式

2017年12月,学校建立首个产业学院,即与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股份)共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园林学院”,实行校企“双向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岭南股份总工汪华清教授级高工为引领,建立汪华清园林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组建校企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编校企合作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共搭文化载体全方位开展具体的工作。

 

 

 

经过2年的“双向双主体”培育模式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取得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高,教学团队、教学质量、教师发展、精品教材编写、技能竞赛及学生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与合作都得到提高。建成更为科学的符合岭南园林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岭南园林学院共同开发课程3门,发表学术论文5篇,共同指导学生获得省教育厅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园林景观设计竞赛二等奖及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奖励3项;建成学校特色专业;成功申报学院第三批技术研发与服务培育团队。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优秀毕业生直接录入企业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园林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团队得到加强、校企共编教材多部,包括《园林植物造景》校本精品教材。

 

 

 

3、率先实施1+X证书制度,(BIM)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

学校于2019年获得全国首批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制度试点,是广东省16个试点单位之一。已建成1+X建筑信息模型(BIM)(2019年)、建筑工程识图(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2021年)、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2021年)四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点。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准入资格并高质量就业。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课堂延伸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

 

 

 

 

4、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全面改革

①推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工作,丰富线上线下课程资源。“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被教育部确立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与建筑工学研一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建成为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实体设备深度配合,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通过网络课程、SPOC 课程和翻转课堂的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现了群内大部分专业间的课程资源共享;建设校级立项慕课 2门,100%以上的专业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获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1项;广东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②紧贴培养需求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条件过硬。紧贴产业需求,按照设备先进、专业共享、功能丰富的原则,构建了4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共12间实训室,总面积3660㎡,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55.55万元,生均1.24万元;与企业共建了2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基地实现了专业共享;共建生产性建筑检测实训室,提升了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形成了实践教学、社会服务、技术服务等多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③不断结合实际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研究,教改成果丰硕。积极探索将 OBE、CDIO 等教学理念、方法应用到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中,承担省级教改课题1项,校级课题 2项,出版教材 3 部。

                   

 

02.

小编: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您提到全国率先建立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建筑学院,请谈谈其办学模式在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上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颜新宁:在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上除了我前面介绍的师资优势外,它还给学生带来了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场所。比如检测中心,是上午从事本单位生产、搞对外检测,下午用来给学生教学;省检测技能大赛第一名在这里工作,也是我们的实训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进行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就是先检测实训,后进行理论教学,比如它要做水泥检测,我们就教与水泥的相关理论。这样一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了在实践操作过程遇到的不懂问题,课程融合了1+X考证内容,实操考证的训练,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了理论和实操融合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像这次我们进行1+X考证,原本限定了20个名额,没想到学生要求报考积极性高,20个名额还远远不够。


这也是我们长期探索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其实2016年刚开始时,我们是安排学生集中去学习两周,基本只能观看检测人员做检测。我发现这样效果很不好,所以我说“要让学生动手”,然后我们自己买材料,先完成理论课,最后两周集中实训。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安排,解决不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后来我观察到,检测中心下午相对不忙,我就跟他们领导商量,把他们下午时间腾给来教学。从第一周开始,将实训和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按照实训项目进行课程内容重组,实训是什么内容就对应讲对应的理论,利用乐学在线平台,将学生实训成果上传,采用PBL小组研讨教学方法,将实训成果和理论课程结合,探讨实操记录和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实际检测中的问题,提高检测技术技能水平。


此外我们还和东莞市建设科学研究所探索建设BIM(信息模型课程),学生最后一年去他那边进行项目式(工作室式)教学,全程参与BIM方面的项目,培养建筑信息模型方面的人才。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反响很好,学习积极性很高,用人单位也很满意。

 

03.

小编:今年10月两办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请问你们学院是如何落实的?


                                                                                                                       

颜新宁:10月份两办出台的《意见》主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定位于破除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组织学院全体教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反复深入学习,主要从几个方面去贯彻落实:

 

1、落实《意见》中的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政企校共建“建筑工学研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由建筑学院、建科所、检测中心和培训中心共同打造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形成“校中厂”、“厂中校”,实现基地共享、课程共开,师资共享、人才共育的目的。承担建筑工程科研、试验、检测、培训考证工作,拥有建筑电工、焊工、吊塔、物料提升机、升降机等考证设备。建筑学院拥有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基地、BIM实训室、建筑综合实训室、装配式建筑和铝模装拆、园林工程等实训基地。经过4年多的运行,在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真实生产环境专业课程开发、BIM新技术攻关、1+X证书制度上岗培训考证试点建设、万科万名技能人才培训服务、创新创业项目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成为学生满意度高、企业认可度广、老师成长速度快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率先成为广东省和国家树立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典范。

 

2、落实《意见》中的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东莞万科、碧桂园等企业成立了12个订单班,开展订单培养。配合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智慧工地等新技术要求,2018年签订了万科、碧桂园订单班协议,已开设了3届万科、碧桂园订单班,各提供5万元奖学金/年。万科、碧桂园分别选派6-8名一线资深高级管理人员或工程师,讲授《万科特色课程》、《碧桂园特色课程》,培养万科、碧桂园工业化建造新体系等行业急需人才。

 

 

3、全面实行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致力于建立完备的专业教师库,建立了60多人的企业师资。聘请东莞万科总工刘实奎高级工程师等60多位建设工程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专业课程教师,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课程资源,打造相对稳定、具有“较强协同育人能力、双师结构、业界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政府及企业资金扶持,建设完成以建筑材料检测中心、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室、广东省建设行业岗位技能培训基地(东莞基地)、万科等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等为主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学校申办职教本科计划,建筑学院将发展为1000人的办学规模,培养适应建筑产业化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4、落实《意见》中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行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合作企业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前提下,经专业教学团队集体研讨,以理论够用、适度为原则进行具体课程安排。一些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强调实践性,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工地现场参观相结合的形式,理论与企业生产实训相结合,达到优良教学效果。

 

下一步,我们想充分利用校区的资源,打造建筑产教融合园。大岭山校区有检测企业、有研究单位,也有培训行业,还有教学学院;三家企业已经参与进教学了,上午生产、下午教学,这样的产教融合典范在全国来说,要找第二家都比较难,天时地利人和吧。如果能再引进些企业,把地方再扩大点,依托产业来办学,可以打造出产值过亿的产教融合园区。

       
04.                                                                                                                                                        

小编:能跟万科和碧桂园这样的龙头企业合作培养学生,我们自身的优势有哪些?


               

颜新宁:12月8日,东莞市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在我校举行。来自东莞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54家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和我校师生代表共同参与见证。我们成立东莞市建筑职教集团,碧桂园愿意来做理事长单位,因为他需要推广“智能建造”技术,要用机器人去工地干活,就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懂机器人又懂施工技术的人才。这是他看重我们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是我们的自身优势,随着东莞市建设培训中心等单位并入我校,既能承担技术工人培训和考核的职责,又可以进行在职人员培训和学历提升。万科、碧桂园本身也需要培训工人。我们有基础,他们有需求,这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也因此我们今年新调整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碧桂园那边投了几十亿去做智能机器人,也跟我们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改造的新专业更符合现在社会需求,而且我们有两个有力条件,一是建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并且今年9月申报成了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单位;第二是我们今年申报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成功,相当于建筑学院经过4年办学,已经进入省内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阵中,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05.                  

小编:学院建设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打算怎样破局难题?


                     

颜新宁:首先要继续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我们正在寻找增加一些理事单位,一起来办学。对这方面的探索,我们学院在全国都算走在比较前列的,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一些还没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没建立起完善的股权分配制度,企业现在过来只讲奉献,只有社会利益、没有经济利益,所以下一步我们会探索合适的模式;

 

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师资,人数不够,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园林工程技术准备申报本科,队伍刚刚建立,新入职的教师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我们希望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引进博士的同时,建立聘用制教师队伍,补足人员缺口。

 

第三个问题是从实训方面来说,我们有很好的条件,但怎样将它转化成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这是要重点思索的问题。怎样让我们的老师提高职业教育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就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计划出台一些管理规定,对照目标,把任务分下去,以后根据制度检查和督促大家。我还有一个想法,每个老师起码要开发一门精品课程。这是下一步要去推动的事情。

 

              
06.              

编:日常工作中,您有什么感想或感受,能跟我们分享下吗?


                   

颜新宁:在建筑学院的建设过程中,大家都怀着“创业”的情怀,看着它从60个学生,变成近千名学生、每年为企业培养数百名人才,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本身是学机械出身的,虽然两个专业间很多基础课是相通的,但为了教好学生,直到现在我也在不停地学习。

 

建筑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资源。学院上下也深刻体会到这种优势。虽然面临人手紧缺等各方面问题,但大家都非常团结、非常有奉献精神,有干劲、愿意为教育事业付出。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被激发出斗志。


                   

 


                                                                     
           

 


           

文字记者:查雨霏

图片来源:建筑学院

图文编辑:大学生媒体中心乐佳 | 朱峻毅

责任编辑:高梅玲

终       审:宋海燕

图片


     

 

【关闭】